你的位置:九游注册原始密码 > 新闻动态 > 以理论之思探求数字经济发展时代之问

以理论之思探求数字经济发展时代之问

发布日期:2025-04-14 05:21    点击次数:73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时指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金融与数字保险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正成为推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经济效率、促进金融普惠的关键力量。

近年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曾燕教授团队立足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国家需求和数字经济理论创新的学科前沿,出版一系列教材与专著,以理论之思探求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之问。

由曾燕教授主编的《数字金融导论》教材,对数字金融的核心概念、发展方向、转型路径、现实价值、风险管理、治理体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了系统总结与介绍。全书共九章。第一至三章概述数字金融的概念、生态和发展历程,介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数字金融中的应用,阐述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构成与发展。第四至七章分别介绍数字支付、数字信贷、数字理财和产业数字金融等典型业态的开展模式、生态系统和现实价值。第八章总结数字金融治理体系构成、发展历程和趋势。第九章聚焦数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国际经验与发展趋势。作为新形态教材,各章配有拓展阅读、习题、答案等数字资源,并配有PPT、大纲等教辅资料。

由曾燕教授主编的《数字保险导论》力求系统全面构建数字保险的框架,为现有保险学的教材体系提供良好的补充。全书共九章,概述了数字保险的内涵与作用、发展历程与现状。首先,该教材介绍了数字保险运用的主要数字技术及其原理,数字技术在人身保险领域、财产保险领域以及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现状。其次,该教材阐述了互联网保险公司、平台型保险中介和保险科技公司三类数字保险公司发展过程中诞生的新型主体。再次,该教材分析了数字保险面临的新型风险和数字保险监管。最后,该教材聚焦数字保险发展前沿,介绍了网络安全保险、自动驾驶保险等新型数字保险产品。该教材适用于作为保险学专业相关课程教材,也可供社会实践人士参考使用。

由曾燕等所著的《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社会效应研究》,旨在探究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为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提供政策建议。该书给出了数字经济的具体定义,并对数字经济发展历程、国内外发展现状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阐释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该书建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对我国和各省(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和评价。该书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三个角度入手,探究全球与我国两个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和发展趋势。该书对数字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进行分析,并结合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建议。

由郑尊信、曾燕、岳鹄主编的《数字金融案例集》旨在适应数字金融发展的新形势,满足金融教学需求,通过案例深入剖析数字金融在金融改革、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及金融强国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该案例集内容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和六项关键核心要素,多个案例已入选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案例库,可为广大师生、学者系统理解金融数字化内涵、转型路径与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据介绍,该团队还出版了一系列与数字经济、数字金融相关的著作。例如,《数据资源与数据资产概论》探究了数据资源与数据资产的相关问题,涵盖数据资源的概述、价值、确权、流通以及数据资产的概述、定价和管理等内容。《数字平台企业发展案例研究》选取在线旅游、网络招聘、互联网医疗、制造业、网络直播、跨境电商和互联网保险等多个行业,分析数字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社会效应、发展问题及创新对策。《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热点问题评述(2018 - 2019)》《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热点问题评述(2019 - 2020)》《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热点问题评述(2020 - 2021)》分别评述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创新与监管中的热点问题。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胜)